据此,“工程”确定成王元年应为公元前1042年,康王元年则在公元前1020年。
“天再旦”天象的观测与推算
中国古代文献《竹书纪年》中,有一条关于“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”的记载,这条记载被天文学家认为是当时在郑地发生的一次日出时的日全食。它所造成天亮后转黑并再次天亮的现象,使古人产生了“天再旦”的感觉。由于西周懿王在中国最早的确切纪年“共和元年”(公元前841年)之前四代,所以这次日食在夏商周断代工程“西周列王年代学研究”课题中就显得极为重要。如果搞清楚这次日食发生于中国古代的何时何地,懿王元年这个坚固的支点就可建立起来,同时还可依此点为基础验证此前、此后各王已推定的结果是否准确。如果文献记载不误,现代天文学完全有把握确切计算出西周时期的这次日食。“工程”启动后,这一研究任务由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、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研究员刘次沅承担。
刘次沅,1948年生于四川,1949年在全国解放的隆隆炮声中,随在西北大学任经济系教授的父亲迁入西安。尽管父亲是经济学教授,家中摆放的也多是经济学方面的书籍,但少年时期的刘次沅却出乎家长意料地喜欢上了天文,并渐渐到了痴迷的程度。上初中时,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一个天文爱好者小组,除了学习讨论书本上的天文知识外,还自己动手制作小型天文望远镜等观测仪器,用以观测天空日月星辰。这个时期,他很渴望长大以后能做一个像伽利略、张衡那样伟大的天文学家。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一场全国性的“上山下乡”运动使他的美好憧憬濒临破灭。1968年,正读高中二年级的他和中国大多数同代人一样,放下书包,走出校园,加入了“上山下乡”行列。他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公社劳动了三年之后,有幸被招工到陕西韩城煤矿当了一名钳工。就在这个时期,刘次沅久藏在心中的天文学家的梦想开始复活。他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,在劳动之余又开始制造高倍望远镜等天文仪器,并试着做一些简单的天象推算。20世纪60年代末,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分出一部分,在陕西组建一个新的天文台,主要负责全国标准时间的制订。到了1974年7月,中国科学院召开了八省市科研单位座谈会,认为原来的科研部门都是关起门来搞科研,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土壤已经板结了,很难长出参天大树,结出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硕果。因此,会议要求各科研单位都要抓住“开门办所”和“掺沙子改良土壤”这两个新生事物,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。刚组建不久的陕西天文台也像其他科研单位一样,适时地提出了“开门办所”和“掺沙子”等口号。在课题研究上采取“以工人为主体,技术人员当参谋”;在机构编制上,将技术人员与工人混编,并从各工厂调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到课题组“掺沙子”,以加大科技人员队伍中工人的比例,使板结的土壤变成疏松的沃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