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子一家住在东京杉并区,她在法律事务所作打字员 丈夫立花信利也是个靠工资过活的人 儿子阿敏还在读高校二年级 在院庭的另一所房子里住着公公茂造和婆母 昭子是家庭主妇,既忙着上班,又得忙家务 每到星期六下午她便从商店抱回来一大堆冷冻食品,从下午起一直到深夜,她要为下一星期全家的生活作准备,洗衣机和冰箱成了她的好帮手 恍惚的人恍惚的人一个下雪的午后,婆母突然死去 公公茂造当时已84岁 他自从在一个地方的信用银行退休,便搬来了东京,二十年来一直靠信利和昭子给他的生活费维持生活 茂造这人没有任何兴趣和爱好,也没有朋友,就是和孙子也说不上几句话,只会整天板着面孔挑剔老妻的不是之处,对儿媳昭子也是同样,一贯刻薄,自从信利记事时起,父亲茂造就总对母亲和儿子说,自己胃肠消化不好 他不断地去找牙科医生镶牙,最后换了满口的假牙 如今,茂造患了老年痴呆症,不知是老妻死亡的刺激,还是从前的什么原因 症状很重,连他的儿子信利、女儿京子都不认识了,但还认识昭子,因为是昭子一直照顾他的生活 茂造时而闯出家门,到大街上疾步奔走,他自己不知道现在哪里,也不知自己要去什么地方 每当这时,昭子或是阿敏便得追了去,有时叫一辆出租车把他拉回家来 茂造反对抽水马桶,昭子每夜还得起床两次,照顾茂造去庭院里小便 茂造即使一个人吃了十个人的饭,而且刚刚吃完,也要大喊:“饿死我了,还不拿饭来 ”并且委屈和痛苦得老泪纵横 医生诊断后,却说老人身体非常健康 邻居门谷家的老太婆趁昭子上班的时候,把茂造领去了敬老会馆 但是茂造的老年痴呆症过于严重,那里的人们都厌恶他 昭子得知便把茂造接回到家里去 幸亏地区的老人福利机关,对此事很关心,派了一应女主事来,并带来了东京都民生局印制的《养老院指南》,那小册子中说,养老院共分四种:低收入家庭老人养老院、特别护理养老院、低收费养老院、收费养老院 女主事说,老年痴呆症就是精神病,看你们住哪种养老院 可是信利不愿把茂造送进任何一种养老院 这样,昭子只好请假在家里护理老人 茂造整天倦伏在室内的一角,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天花板,在那里寻找他的人生出路 一天,昭子在出去接电话的时候,茂造在澡盆里溺了水 昭子忙着进行人工吸呼,然后去找医生 医生说,老人患了肺炎,过不去三天了,昭子便日夜地拼命护理 但是,茂造的心脏功能很强,三天过去,奇迹出现了 以前,昭子上班又忙家务,再加上照顾茂造,累得她半死,因此也曾希望茂造早一天死 但是这次昭子下了决心:“今后,我要让他活下去 谁也不行,只有我能办到 ”过了一段日子,茂造的病更严重了,发展成为人格欠缺型,把大便涂了一被,而且跑出了家门 昭子寻找了好久,终于在警察派出所里把他找到 接回家来后,医生进行了检查,说老人情况不好,还是送去住院为妥 可是,就在去住院的前夜,茂造死在了家里,身边只有昭子等三人,昭子发现无一人为茂造的死落泪 立花昭子小说的女主人公 昭子聪慧伶俐,工作上是个好帮手,家庭事务也料理得妥妥当当 自婆婆离世后,照顾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的公公的任务就落到了昭子身上 她不给正在奋战高考的儿子添麻烦,也不能指望每天工作到夜深才归的丈夫,只能一个人扛着 不管是面对婆婆的突然离世,还是公公的重病,尽管昭子有百般无奈,甚至歇斯底里,终究还是坚强地承受着 昭子与信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立花茂造让人失望的老年痴呆患者 目光呆滞地到处嚷嚷“我饿、我饿”,半夜啃食自己亡妻的骨灰,甚至将排泄物到处涂抹 荒诞的行径,让人愕然 异常的食欲、失忆、完全地丧失自我意识、痴呆等一切老年抑郁的问题都集聚其身,让人窒息 儿子和儿媳因为茂造的情况,烦躁、惊恐、纠结、矛盾、度日如年 但小说中峰回路转地出现了这样几个场面:冬夜,茂造伫立寒风中感叹月亮之美;雨天茂造注意到路边静静地开着的美丽的木棉花;哭着喊“我饿,我饿”,当得到螃蟹时,瞬间认真地吃起来,完全像个孩子 立花信利某公司副部长 每天忙于工作,早出晚归,周末难得不用出去应酬也是在家睡觉 事业上独当一面的能人,在面临家务、紧急事务时却异常无助 得知自己母亲突然离世,信利似乎吓呆了,只是和高中生儿子一起,不知所措地呆坐一旁 在火葬场,听到妻子用羡慕的语气感叹婆婆的离开时,信利显得格外敏感,他害怕死亡,害怕妻子离开,内心充满了畏惧和不安 阿敏立花昭子和立花信利的儿子,还在读高校二年级 阿敏用父母给他的零用钱,为茂造买来了许多东西 在小说中,阿敏是一个懂得关心别人的可爱的少年形象 《恍惚的人》是一部反映日本老人问题的社会小说 在资本主义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日本,随着“核家族”即家庭小型化的出现和社会年龄的老龄化,对老人的照料和老人由于精神忧郁孤独而带来的种种麻烦,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,折磨着许多老人,也折磨着许多家庭 昭子及其一家围绕公公茂造精神恍惚所带来的种种不快的故事,正是日本社会中老人问题的一个缩影 昭子为获得经济上的独立而参加工作,一直受到讨厌双职工的公公茂造的挖苦和打击,无法共同生活,只好同老伴另室居住,免除精神上的折磨 不料婆婆突然死去,公公一反常态,处于痴呆状态,丈夫不能帮助,全副生活和精神负担,都压在昭子一人身上,使她苦不堪言 然而,这不是昭子一家的困难,邻居的门谷家,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和女职员,以及念经的年轻和尚,无不为家中老人问题而苦恼 公公茂造死去了,活着的人一个也没有哭,也许对生者和死者都是一种解脱 老人所带来的社会问题,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情绪 中译本的前言中指出:“小说也从侧面勾划了人们的空虚的思想,苦闷的情绪,以及晦暗的人生观 ”小说中的信利,就不时地想到父亲的现在,可能就是自己的未来,充满着悲观的色彩 《恍惚的人》内容丰富,涉及到怎样对待老人、妇女参加工作、日本的家庭制度、老人自身怎样对待自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作者通过昭子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,表现了小说的“只要活着,人生就有价值”这一主题 老人活在世上是否存在价值,人们的认识是不尽一致的 立花信利说:“一片枯叶咬着秃枝不肯落下,熟透的柿子挂在高枝让人伸手摘不到,又不愿自己腐烂,真是出尽了丑态 ”但是昭子却有完全不同的感受,她去老人会馆把茂造接回来,回家路上,她注意了老人的目光,茂造的视线停留在泰山树盛开的花朵上 昭子心情很激动,她想:“泰山树的花太美了 那肥大的花瓣挂着雨露 茂造在花前停住了脚步,说明他并未丧失美和丑的感觉 ”护理这样一个人,对昭子来说尽管困难重重,但她终于还是下了决心,“我要让他活下去 ”昭子的决心,来源于“只要活着,人生就有价值”的哲理 小说通过立花信利这一人物形象,批判了日本的家庭制度 所谓家庭制度,一般是以夫妻为中心,由近亲血缘者构成家庭,按社会习惯、道德和法律,来维持家庭的秩序,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家庭制度,不是以夫妻为中心,而是以父子为中心,即以男子为人选的一长制 战后虽经民主改革,但这种家庭制度的残余依然存在,这主要表现在日本人的心态上 尽管战后妇女已走出家庭参加了社会工作,但在家庭中仍受丈夫大男子主义之害 立花信利便是这样一个害人者 昭子在工作、家务、病人几副重担的压力下已经是疲于奔命,而丈夫只轻巧地说了声“对不起,总让你受累” 而他自己在照顾他的生身父亲茂造这件事上,绝不伸出一根指头,但他却有权决定:茂造不送养老院 作家在阿敏的身上,寄予了深切的希望,满怀热情地塑造了这一少年形象 阿敏用父母给他的零用钱,为茂造买来了哗啷棒、小鸟、花和八音盒 “茂造拿起哗啷棒,摇了摇,听到那哗啷哗啷的声音,顿感吃惊和不解,两眼盯盯地望着 茂造完全变成了一个乳儿,他终于温和地笑了 ”茂造死后,阿敏喊道:“妈妈,爷爷再活些时候有多好,那怕几天 ”听了阿敏的话,昭子很感动,后来她发现,自己的热泪也已流出眼眶 在小说中,阿敏是一个懂得关心别人的可爱的少年形象 该小说技巧纯熟,流畅自然,描绘细腻,形象生动 通过丑与美、强与弱的反差对比,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,没有复杂的构思,有吉佐和子用朴实的笔触描绘出生动的画面 整篇文章急中有缓,张弛有度 《恍惚的人》出版后,立即风行一时,半年之内印行了一百五十万册,成为畅销书 据此改编的电影被评为1973年日本十大佳片的第五位 《恍惚的人》的主题感染了当时整个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日本社会,小说发行突破百万册大关,在日本是空前的 该小说有着广泛的读者,已不分年龄和男女,许多人都用小说中的人物来对照自己,特别是引起了中、老年人的特殊关心,“恍惚的人”一词成了社会上一时的流行语 同时促进了日本政府对老年人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,老人问题、人老后的问题是人人关心的问题,因为青年人也要走进人生的老年阶段,因此这是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《恍惚的人》于1972年6月在日本东京新潮社出版 中国很快翻译成中文出版,1979年,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秀丰、渭慧的中译本 有吉佐和子(1931—1984),日本作家 幼时全家住在爪哇 1949年就读于东京女子大学英文专业 毕业后,一度在大藏出版社供职 1954—1956年,任舞蹈艺术家吾妻德穗的秘书 这段经历使她得以深入研究日本传统艺术,了解艺人的生活和情绪,积累了创作素材 1956年 描写传统艺术界新旧两代艺人矛盾的《地歌》问世,获“文学界新作家奖”,初期作品多属这类题材 主要著作有《黑衣》《木偶净溜璃》《江口故里》《蚊与蝶》《纪川》《有田川》《曰高川》《非色》《我不能忘记》《恍惚的人》等